[新华社]国产疫苗何时分得国际市场蛋糕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周婷玉)今年4月25日至30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提及预防接种,人们就会想到“疫苗”这个敏感字眼。就在人们对国产疫苗抱有疑虑时,国际市场却开始向国产疫苗抛来“橄榄枝”。
今年3月,一场“疫苗国际公共市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员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疫苗中心新疫苗组的采购和合同官员以及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AVI)、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卫生项目、世卫组织的相关官员,还有国内近30家疫苗厂家的负责人。
“这次会议就是在中国厂家和国际市场之间做一个连接。”活动主办方、盖茨基金会的中国项目主任叶雷说,中国疫苗厂家不仅要抢国内蛋糕,也要考虑国际的蛋糕。
据了解,如果不以集团算的话,中国现有30多家疫苗厂家,超过其他国家厂家的总数。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说,中国是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年产量超过10亿剂量单位。中国在生产低成本、有质量保证的疫苗方面有优势,走向国际帮助发展中国家是大势所趋。
盖茨基金会疫苗供应组主任瑞吉说,基金会已承诺未来10年将在疫苗项目上投入100亿美元。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未来5年每年可能支持疫苗项目13亿美元。但目前疫苗的价格难以负担。中国完全可以向全球提供更多优质的、用得起的疫苗。
世界最大的疫苗采购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年要为全球一半多的儿童采购疫苗。2009年其疫苗采购量价值8亿多美元。这些也是中国疫苗厂家的机会。
盖茨基金会传染病组主任吉娜说:“中国疫苗如果能进入国际市场,是一个双赢的事情。”现在,包括GAVI和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在采购疫苗上面临两个困境:一是供应量不足,二是价格下不来。国际上疫苗只有几个大的跨国公司在供应,竞争力不强,如果中国的厂家能进来,不仅提高供应能力,还可以把整个市场的平均采购价拉低。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顾问熊炜指出,中国有部分厂家已经达到走进国际市场的能力,但它们可能没想过要走国际,因为中国疫苗在今年3月1日以前都没有进国际市场的资格,中国的疫苗监管体系此前一直未能得到世卫组织的认可。
今年3月1日这一制约被突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监管体系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这意味着中国疫苗企业终于有资格向世卫组织申请预认证,从而有获得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的可能。
北京科兴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说,进入国家采购目录如果是10万剂疫苗,进入国际采购目录则可能是100万剂。但是国产疫苗进入国际市场仍有困难,缺乏品质的多方论证,很多品种难以达到预认证的标准。
还有一些疫苗企业表示会选择守住国内市场,不愿去“迎战”WHO的严格要求。但熊炜认为,随着中国生产能力的增强,国内许多疫苗企业将不得不“走出去”。中国疫苗企业达30多家,但国内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都由传统的六家大生物制品公司“占领”。
华兰生物医学部副经理刘明指出,仅华兰生物一家流感疫苗年产能就是5000万剂,而国内只要4000万剂,唯一出路就是走出去。他表示会关注国际市场,但现在还有距离。
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疫苗推广组主任乔恩说,进入全球采购目录必须通过世卫组织的预认证,厂家要了解要求,按要求研发产品,同时考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尹卫东表示,北京科兴已经在疫苗研发上努力,在产业化建设上按国际标准设计、施工、验证、投产,努力走进国际市场。
今年3月11日起,2010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开始施行。熊炜说,这一新标准跟WHO的标准基本一致,有些方面甚至更严格。
这一标准的施行,提高了疫苗企业的门槛,但缩短了国产疫苗走向国际市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