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点:

中文

选择地点:

[光明日报]人才潮涌中关村

2010-05-26

光明日报    2010-05-26  第一版

 

 近年来,一大批高端领军人才搏击风浪,成为
 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弄潮儿:邓中翰创办的中星微电子,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也于200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朝阳创办的搜狐网,现已成为中文互联网的门户网站;李彦宏创办的百度公司,最先研发出互联网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开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全新的商业模式……
  由于人才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多的人才荟萃中关村科技园,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到2009年年底,中关村汇聚各类人才106万人,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1.1万人,硕士学历9.8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5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1.5万人。
  “科技北京”吸引眼球
  今天,在人才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北京无疑成为海外归国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激活了“科技北京”的发展引擎。2009年6月,北京市抓住机遇,广纳群贤,启动实施了“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一时间,一大批怀揣报国之情、身负专业之长的海外人才纷纷来京发展,落户中关村科技园区。
  截至目前,全市引进和认定的88名海外高端人才中,有69名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其中,有29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这些高端人才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升首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辉创办的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枚CMMB核心芯片,带动了该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公司成立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
  ——陈杰创办的北京思比科公司,拥有“超级像素信号处理”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款用于汽车电子、安全监控、国防装备等工业级应用的高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开发同类技术的公司之一。
  海外高端人才具有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广泛海外联系的优势,大大增强了首都对国际资源的整合能力。截至2010年3月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关村企业有24家,其中,半数是近年来海外高端人才创办的企业。目前,海外高端人才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累计超过50亿元,吸引了数百亿元境内外资本。
  “特事特办”招纳贤才
  经过深入调研,2009年10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始推行人才引进试点工作,重点下放行政审批权、提高人才引进效率。
  2010年3月,市委组织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等单位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加快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提出对园区重点企业给予特殊的人才扶持政策,承诺7个工作日内完成拟引进人才的档案审核,并对企业急需的特殊人才“特事特办”。
  这些措施出台后,有效缓解了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压力。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厉军、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凤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王春光等一批高端人才,都因突出表现得到及时引进。示范区核心区的人才引进效率大大提高了,截至目前,仅示范区核心区就有77名急需的高端人才办了引进手续。
  随着人才引进政策机制的改革创新,更多高端人才齐聚中关村,奏响了谋事业、促发展的时代强音。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研制单位科兴生物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表示,“中关村人才引进效率的提高,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我们在中关村发展的信心倍增”。
  “七大优势”深受欢迎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在扶持人才发展方面形成7大优势,受到了高端人才的青睐。
  ——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中关村建立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并购重组、技术产权交易、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9条投融资渠道,健全了资本随科技、人才、创新要素流动的机制。目前,境外43%、国内37.5%的风险投资金额投放中关村企业。
  ——促进同质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联盟,聚集了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创造了人才发展的集成优势。
  ——服务体制内外人才的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高端人才参与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项目,并为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配套支持资金,拓展人才事业平台。
  ——实施了“十百千工程”、“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鼓励创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扶持一批产值上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的企业。目前,中关村有上市公司149家,其中,境内创业板上市公司有19家,约占全国的1/4。
  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还拥有突出的三大外部环境优势。
  一是市委市政府支持力度大,各方对园区发展高度重视。全市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心在中关村,逐步建立起有利于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市有关部门通过首购、订购等方式,推广创业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2009年,中关村举办了5次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业的示范项目签约大会,采购创新产品达33亿元。二是全市促进高端人才发展的政策向中关村倾斜。以“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激发了园区的人才活力。三是周边环境优越,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地理范围内,驻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0余所高校,人才聚集量大、智力密度高。园区与17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用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不断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中关村的发展实践,凸显了人才“集聚效应”,不仅极大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力助推首都新兴产业的发展。眼下,中关村正在迅速崛中,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