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点:

中文

选择地点:

科学时报:中国疫苗产业发展需要新思路

2008-07-17

2008年6月13日星期五 第7版: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专版

  在生物医药这一朝阳产业中,全球拥有100亿美元市场的疫苗产业是当今制药业最大热门之一。疫苗产业有着和生物产业基本一致的特点: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长周期。
  但是疫苗与其他医药产品相比,其研发的周期更长、难度更大——因为疫苗是给健康人群使用的,需要在健康人群中作大量临床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注册、管理体系中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非常高的门槛。一个疫苗的研发,可能平均需要花费10年以上的时间,国外的疫苗研发可能需要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因此,疫苗基本都是被一些大的跨国医药公司所垄断,它们几乎占有全球80%以上的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疫苗市场基本都是以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为主,市场占有率高,产业规模大,销售品种多,它们一直支撑着国家疾病控制系统的疫苗需求。进入90年代以后,疫苗产业有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格局。一方面,一些跨国制药企业携带其高品质、高价位的疫苗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开辟了我国新的疫苗市场;另一方面,国内诞生了像北京科兴这样一批新兴的疫苗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成立不足10年,规模也较小,但逐步开始拥有新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不论是新型疫苗的研究开发还是传统疫苗的品质改善,都对疫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约有35家疫苗生产企业,是全球拥有疫苗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可以生产抵抗26种病毒的41种疫苗,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世界之最。
  1996年前后,跨国公司把甲肝灭活疫苗引入中国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自己的甲肝灭活疫苗。那时候一支疫苗就要好几百元,使用量非常有限。2002年,北京科兴把自主研发的甲肝灭活疫苗推向市场。为了控制甲肝在中国的流行趋势,我们凭借疫苗质量、价格、包装、服务上的优势,从刚开始时年销售10万支、50万支、100万支到2007年的500多万支,成为目前中国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甲肝疫苗。因为大量人群使用疫苗,使甲肝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甚至有些地区,如天津、北京比美国发病率还低,天津的甲肝感染率已经降至十万分之0.8。
  在全球化时代,传染病传播的速度和新病种出现的速度都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全球都对疫苗这个领域重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近年来,各大厂商纷纷花重金通过多种举措增强在疫苗领域的竞争能力。
  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增长4.4%的预期值;预计到2011年,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3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疫苗市场扩大了3倍,并伴随着每年15%的增长率。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43.6亿元,预计到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
  这一增长趋势,一方面得益于13亿人口给中国疫苗市场带来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转型带来人民对疾病预防保健的需求持续上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也将带来新的需求。
  此外,政策扶植也为我国疫苗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由于禽流感、SARS等的影响,政府对疾病预防机构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更加重视,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在国家发布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中,就将“发展能有效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新型疫苗”列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头号工程。2007年中国政府宣布增加额外的28亿元人民币的疫苗开支计划用于扩大免疫规划。在国家“十一五”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要求的指引下,以及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将“自主创新”定为国策的大趋势下,我国疫苗产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疫苗产业投资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6/207521.html